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薪火相传促成长 携手共研谱新篇 ——昌平二中第五期青年骨干教师 “手拉手” 项目纪实(二)

2025-10-23 浏览量:21

作者:乔佳苹 | 文章来源:教务处

 

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传承。为助力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讲台、提升专业素养,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持续深耕教师培养体系,在第五期“回天手拉手——专家进校园”项目中,21名青年教师在9位专家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精心打磨一节节课堂,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历史学科

 

d1bd110aaa4971f3228cf48a973f66c1

 

aa54ffcc25116a42cd025cffafbe42c8

谷婵老师的课堂内容,共分为三个子目:第一子目“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过程及《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第二子目“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后世界对于中国的态度,包括列强势力范围、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等内容。第三子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并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史实中明晰民族工业的几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梳理事件发展的顺序与联系,学生了解到到史实背后的内在逻辑。

专家刘玉群老师表示,本节课虽然知识点多,但是老师的线索很明晰,重难点处理的很好,比如战役的过程一笔带过,采用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整理提炼。其次,本节课注重学科素养的落实,渗透甲午中日战争的家国情怀,既有史实又有情感。关于《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能够让学生明晰—落实—点题。此外,教师可以用历史的语言授课,有合适的节奏。但是资本主义道路这个名词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可能理解困难,可以理解为工业文明的发展。

 

 

a71df850fe09439f24497b80cbed3e06

 

ad74802309b91fd035905313d190fc86

王杨老师的课堂围绕《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文艺复兴》两课内容,形成了“场景化代入、生活化联结”的鲜明教学风格,充分契合九年级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特点,教师摒弃传统历史课“时间线+知识点”的灌输模式,通过语言描绘与简单道具辅助,让学生“穿越”回中世纪欧洲。

专家刘玉群老师认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精准把握了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用“生活化语言+场景化描述”打破了历史学科的“距离感”。同时结合历史学科“专业性与严谨性”的要求,刘老师建议,生活化例子需要再提升“历史适配性”。如用“班级分工”类比手工工场,忽略了“雇佣关系”这一资本主义萌芽的关键特征。

 

 

b553e4fdb0a741dae170dcb515405b7e

 

d3ed0889e1a153b919cd8ed18a6e1cb3

陈玚老师的课堂教学围绕明清科技与文化成就展开,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先学、图文材料分析,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名著的特点与价值,对比中西同期科技差异;再结合地图、历史图片,讲解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与北京城(含宫城、皇城等部分)的建筑智慧,探讨文化遗产保护;随后通过表格梳理与问题探究,明晰明清思想家主张及思想领域特点;最后以四大名著、昆曲、京剧为重点,剖析明清文学艺术特色与市民文化需求。课堂采用小组讨论、史料分析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提升史料获取能力。

专家刘玉群老师表示,课堂优势突出:其一,目标精准,兼顾 “从图文史料提取信息” 的能力培养与 “体悟科学家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的价值引领,契合核心素养;其二,教材学情分析透彻,善用学生对明清文学的兴趣,以自主先学、小组讨论(如对比三大科技名著)、戏曲片段对比等形式,突破认知局限,建议进一步优化难点突破:可补充王守仁 “致良知”、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的简短原文史料,搭配明清君主专制强化、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简述,再设计 “思想家主张与时代关系” 的微型探究。

 

 

【物理学科

 

31a3b0dc32aa7261601d444387fa4ffd

 

149cca0573a84dbad6b75de76839da13

王洋老师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堂,聚焦电路连接特点,将两种电路连接方式具像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清晰分辨。

专家王颖老师建议,新教师第二轮上课,要对新课的引入有思考,有深度,本节课最好能够使用上节课的实验电路作为引入,对于学生思维培养更加流畅。要联系电路知识,让学生理解透彻电路特点中的“首”“尾”,“首”对应的一个用电器的电流流入端,“尾”对应着一个用电器的电流流出端。

 

 

001c093f4b2bd1d3e1f79d332998a8b4

 

d8730f6e3019ee6073ac1a6c5e938aa4

宋时雨老师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课上,先让学生观察不同规格小灯泡串联的亮暗差异,引导学生提出电流相关猜想,通过互换灯泡位置等实验推翻错误猜想,并结合电流定义与电荷守恒定律修正猜想,全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维引导。

专家王颖老师认为,课堂实验设计梯度合理。基础层:提供预制电路板降低操作难度,确保全员参与。提升层:要求自主设计并联电路变式(如三支路并联),激发高阶思维。可视化工具增效:使用动态电路模拟软件(如PhET)直观展示电流分流/合流过程,弥补实物实验的观测局限。

 

 

【地理学科

 

4ced48b85bf572aa763af55e6f046a46

 

96909055ef7e6c6dc276974e9e17e585

余宝花老师的课堂以不同尺度的区域为载体,重点复习区域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典型学考题为例,分析总结区域学习的基本思路,之后小组合作对区域特征和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专家刘跃轩老师对本节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堂亮点突出:一是复习目标明确,紧密围绕课标要求展开,知识脉络清晰,尤其对区域地理“定位—特征—问题—措施”的逻辑链条梳理得十分到位;二是选取的区域案例具有典型性,且能结合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三是学生参与度高,通过小组合作、区域对比等互动活动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同时充分运用地图、数据图表等工具,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此外,刘老师也提出改进建议:区域复习的深度可进一步加大,建议针对易混淆的相似区域特征,增设专门的对比分析环节,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掌握区域差异。

 

 

187e79b48487b69d0047a71577c47186

 

a895d6a8d10a36f0d58f504c71fa6efa

宋昕孺老师的课堂通过多种资料,带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澳大利亚:一、独特物种与地理位置,澳大利亚有袋鼠等独特物种,因其早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地壳稳定、自然单一致动物进化慢。它位于南半球,四面环海、纬度较低,孤立特征明显。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二、农业特色“骑在羊背上”“小麦贸易国”等,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三、矿产与工业,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里的国家”,矿产分布广,矿产资源优,采矿业发达。四、产业与旅游。澳大利亚产业升级,如今旅游业繁荣,是农业、工业发展的延伸,可依独特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专家刘跃轩老师评课:本节课以“澳大利亚”为主题,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围绕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经济三大核心模块展开,较好地落实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的要求。教师通过“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与经济”的逻辑链条,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对澳大利亚的完整认知。尤其在剖析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生存原因”时,结合大陆漂移理论与气候演变案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课程可以再加强“人地协调观”的渗透,例如可进一步结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路径,强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需平衡”的价值观。

 

 

【生物学科

 

1d120b62e08e4b07b962d4693f936608

 

32e2110d823f303efc6fbe57e65f41ca

荆心老师以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为教学内容。观察细胞、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让学生在正确操作显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本节在本章乃至整个初中生物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

专家赵京秋老师对本节课给予点评,认为课堂亮点突出:学生能严格按照 “擦、滴、取、展、盖、染、吸” 七字步骤操作,体现出对实验流程的熟练掌握,且部分学生在成功观察细胞后,还能主动提出 “用黑藻细胞能否看到叶绿体?” 等新问题,展现出从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过渡的潜力。同时,针对难点,赵老师也提出了具体建议:盖盖玻片时易产生大量气泡,建议采取 “斜靠缓盖” 法,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缓缓放下,利用水的表面张力排除空气;针对部分学生难以在显微镜下快速定位细胞、或混淆 “气泡”(圆形、带黑边、按压会移动)与 “细胞” 形态的认知难点,建议增加对比观察训练,提供典型气泡和细胞的对比图,强化学生的辨识能力等。

 

 

3c4541842f1a00ddb202f688e781b900

 

644c9418d0147c37c96cea1ae63748e9

李晨溪老师以初二生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第五次活动为主题,聚焦鸟类生殖与发育的核心知识,围绕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环节,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特点,进一步夯实学生对生物生殖发育模块的认知,为后续生物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专家赵京秋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认为李晨溪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从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课程标准的严格遵循,到课堂环节的合理安排,都展现出良好的教学素养。同时,赵老师也提出优化建议,指出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可进一步完善,建议教学过程中多联系实际生活,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相关问题举例,这样不仅能更直观地说明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内容,还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更是一段携手同行的旅程。第五期 “手拉手” 项目的圆满收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将以此次项目为基础,进一步优化教师培养体系,用 “传承” 凝聚力量,用 “互助” 点燃希望。未来,昌平二中将继续深耕教师队伍建设,让 “薪火相传、教学相长” 的理念扎根校园,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编辑:刘苗苗

摄影:上课教师

审核:佟婧楠

code

电话:010-69742458
政府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5号                        邮编:102200
回龙观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跃园2区31号     邮编:102208
实验二小校区:   
   东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腾苑二区30号     邮编:102208   

   西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东区26号     邮编:102208

西环路校区:北京市昌平区西环南路31号                   邮编:102200

育知校区:史各庄街道农学院东路2号院                          邮编:102206

code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