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为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初一新生快速适应初中生活,涵养积极向上的心态,2025年9月5日,北京共青团“星光自护伴你同行”自护教育项目来到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初一年级近500名学生参加,有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护教育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温暖力量。
本次讲座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特邀心智化心理咨询师赵颖授课。赵颖老师拥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中科院心理所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生专业背景,同时具备国家社会工作师资质,长期深耕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其专业的教学能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讲座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讲座伊始,赵颖老师以“卖伞与晒布的老奶奶”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的重要性,通过生活化场景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随后,结合“青蛙攀爬铁塔”案例,生动阐释“外界评价对心态的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坚定自我、排除干扰”的意义。在互动环节,“镜子游戏”让学生直观感受“心态与行为的相互作用”,现场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在轻松氛围中领悟“世界如镜,映己心境”的道理。
在理论讲解环节,赵颖老师围绕情绪ABC理论,结合初一新生在学习、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困扰,如“数学考试失利”“与朋友产生误会”等,详细讲解“如何通过调整认知改变情绪与行为”,指导学生运用“肯定句表达”“积极心理暗示”等方法调节心态。线上学生通过弹幕实时分享感悟,线下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形成良好互动氛围,有效提升知识吸收效果。
讲座尾声,“我的优点”书写活动与“我能行”鼓励互动环节,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通过本次讲座学生学会了用积极视角看待问题,未来将以更乐观的心态面对初中生活。
会后一些同学写下了自己活动感受。
初一14班 胡夏维
在这次讲座中我学习到了让人产生不同情绪的一些原因以及如何调控自己情绪的方法。老师幽默又有趣的讲解方法让我听得十分投入,尤其是在老师讲到小象的故事时,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消极暗示与积极暗示。我也明白了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走出大厅后,我感觉神清气爽,心情舒畅。
初一11班 尹雨桐
今天我们听了心理活动“积极自我,幸福成长”的讲座,讲座内容为生活与学习要有积极的状态来面对,积极的状态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学习等的效果事半功倍。
讲座上讲了几个故事,其中一个关于习惯养成。小象小时候刚出生时就会被拴住脚不让跑,刚开始小象会挣扎,可是小象的体积并不足以挣脱开拴住的铁链,也变得慢慢不挣扎,而长大后大象拴着铁链就算不绑在某一个地方都会静止不动。让我理解到了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自律和优秀,积极地面对生活与学习。
初一11班 韩子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藏着转机与希望的诗,恰是今天全年级心理课最动人的注脚。老师站在台前:“跟大家说个青蛙的小故事。井里有只青蛙想跳出去,身边同伴都劝它井壁滑,肯定爬不上去,可它没应声,只是一天天往上挪。等真跳出井,大伙才知道它是聋子,那些负面的话语,它一句都没听见,坚持自己的意志。”
阳光透过礼堂的窗户,我们要把每一次‘山重水复’都当成遇见‘柳暗花明’的预告,我们的成长之路,定会开满幸福的花。”
初一12班 高艺轩
这场心理讲座让我收获颇丰,也改变了我对“心理健康”的刻板认知。老师有趣的事例来为我们呈现,也让我们明白了更多的道理。
讲座中,老师让我们对相邻的同学微笑,当我和旁边同学的眼神碰在一起时,心里生出了一丝暖意。还有把否定句改成肯定句的尝试,之前我总说“我不行”,改成“我可以”后,心里竟多了一份自信。原来积极心态不是不害怕困难,而是学会在小事里找温暖。接下来我要以积极的心态,慢慢适应初中生活,和新同学们一起加油!
本次积极心理教育活动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为初一新生搭建了学习心理调适方法的平台,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刘苗苗
摄影:牛晴苇
审核:佟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