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学生欺凌是校园内外极易发生的安全事件,欺凌事件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改变一生的正常发展,使得被欺凌学生身心痛苦,很难能集中精力取得学业成绩,也影响将来生活得幸福。学生欺凌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来进行防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这种恶性事件发生。
作为学校的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我们是离着孩子们最近的守护者,保护孩子免遭欺凌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教师的天性。
教师要科学认识欺凌行为。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教师要通过深入细致的主题教育,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欺凌,国家和学校对严禁欺凌的鲜明态度,欺凌对被欺凌者的伤害。通过主题教育,让学生自觉不去实施欺凌,知道欺凌是不被允许的,欺凌是错误甚至是犯罪行为。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遭受欺凌,看到欺凌事件,是不会主动报告的。所以,我们要通过不记名的问卷调研、学生座谈等方法了解到具体真实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关注因为身体条件、家庭背景或者学习成绩等原因可能处于弱势或者特殊地位的学生,比如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障碍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等;注意观察其学习生活状态,并通过日常观察和谈心谈话等了解其同伴关系情况,发现学生存在被孤立、排挤等情形的,应及时干预。教师要多观察学生言行,善于从学生的只言片语中发现问题线索。
教师发现学生有明显情绪反常、身体损伤等情形,应及时沟通了解情况,可能存在被欺凌情形的,及时向学校报告。
总之,防止校园欺凌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好、安全。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学生们的成长之路!
编辑:胡锐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