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7月23日,昌平二中四名学生参加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举办的化学实验夏令营暨暑期课堂第二期。
暑期课堂以北京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引领全国优秀高中生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同时规范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活动期间将由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进行授课并开展前沿讲座,北大学长们将进行学业交流,使全国优秀高中生充分体会到化学学科的魅力。
活动经过前期网上填报材料报名和专家初审,最终昌平二中高二年级的姜岩、高一年级的郝谦、彭思睿、王明昊获得资格参加第14届中学生化学暑期课堂,与各地优秀化学学科爱好者齐聚北大并进行暑期学习。昌平二中化学奥赛教练组董广海老师和郭帅老师与四名学生一起报到,感受北大的氛围。
领取材料,找到宿舍……大家需要尽快熟悉环境,并且进入到相应的学习节奏中。“如何向更优秀的人靠近?”是这几天二中学子要一直思考的问题,因为周围都是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顶尖高中生。二中学子相信:与优秀者为伍,能够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使自身可以走的更远。
24号的安排是学科讲座与授课、科普互动,25号的安排是进入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
我走进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实践应用与最前沿的化学发展成果。作为全球领先的教学科研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一直走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成果斐然。第二天的报告,让我一睹顶尖化学家的风采,更深刻地理解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感悟到了科技兴国的重要性。张文彬教授有关“生物大分子”的报告,清晰地介绍了化学方法在研究蛋白质功能与改造、合成蛋白质等方面的应用。在知识多元一体特点日益凸显的今日,张文彬教授课题组将数学拓扑方法与蛋白质研究相结合,更启发我将多学科知识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以获得新的突破。彭海琳教授的报告,让我了解到我国石墨烯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无限活力,也让我看到了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仍需提高的现实问题。我深感我辈青年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打破桎梏,期待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祖国早日摆脱对国外技术设备的依赖。
——王明昊
第三天,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室学习了滴定、精确配制等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北大的老师讲解细致,实验室各类设备齐全,在其中只要认真学习,就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取得进展。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完成了必做任务,挑战了选做实验,也学会了移液管、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还感受了北大的学习氛围。
——郝谦
编辑:王珽
摄影:郭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