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经历第一期九位专家的倾情指导培训后,昌平二中教育集团回龙观校区九位初中青年骨干教师收获满满,感慨良多,颇有醍醐灌顶之感。他们,这些年轻的后生,将在九位德高望重的专家指导和助力下,继续坚定行走在“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之路上。
2021年12月27日——2022年1月7日,九位专家再次深入课堂,从教学设计、教师语言运用等各环节、关键点精心为年轻教师的专题课、复习课把脉。
2021年12月27日,轩宇彤老师执教《几何证明——多垂直模型专题》,复习课从一道基础证明题目出发,对题中的已知条件不断进行变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不同情形下的图形是否类似”的结论成立。课堂由一道题扩展到一类题,帮助学生建构垂直模型的知识体系,贯彻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落实学生抽象概括的核心素养,培养严谨细心的思维习惯。
专家张玉梅老师在点评和对学科组教师进行培训时指出,数学复习课的目的是教师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抽象概括基本图形,使学生掌握基本策略和方法,对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等。数学课要为思维而教,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提升。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要兼顾课堂的“明线”(复习的知识点)和“暗线”(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才能有序、高效完成复习任务。
在两期专家培训中,我跟随张玉梅老师的步伐,对新授课和复习课的设计与教学初步完成针对性地探讨与思考。新授课要以循序渐进的问题引领学生的知识生成,问题的设计要有发展有深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复习课要以建构知识体系为核心,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再认识。张老师对教学事业的热爱与激情,对年轻教师细心的指导与关爱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我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讲台上,意气风发的张老师现场教学,深深感染着我和同组的老师们。期待今后在专题教学和试题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张老师的指导,我也将带着感悟与收获,在教学之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与学生共成长。
2021年12月27日,李欣老师执教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课。李老师以最新的中国空间站神州十三号乘组3位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作为素材与切入点,推动整节课的教学,带领学生以太空生存中核心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复习初中涉及的重要化学反应,从宏观、微观、定性、定量、能量变化等视角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通过指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与科技热点,激发学生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弘扬科学精神。
专家裴群老师表示,李欣老师的这节课通过微项目式的复习模式,利用热点科技素材,将基础知识串联,在复习课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与发言,使复习课有意思,学生有兴趣;板书的设计有层次。同时,裴老师也针对复习中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与项目式教学中重点知识的落实给出了相关指导与建议,并称赞了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初三化学组各位老师积极进取,团结向上,教研氛围浓厚。
参与这次青年教师培训项目,让我感觉很是幸福。两期专家的培训中,裴群老师的点评都非常中肯,实在质朴。对于教学设计,一节课到底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哪些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围绕着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值得我不断思考的内容。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体会专家的点评与指导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021年12月28日,李志行老师执教主题复习课。本节课立足单元主题—Helping,借助每课的主题图激活学生所学,引导学生发现和提炼主题任务,通过语篇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单元话题词汇和语法项目。同时,小组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同伴互助互讲,借助典型语篇帮助学生有意识整合语言知识,最终达成有意义的输出。
专家胡小力老师肯定了本节复习课教学设计,认为李老师的学习能力强,对复习课的整体把握思路清晰、方向正确,关注语篇层面,语言与能力的结合在课堂上体现充分。胡老师就课堂增加重点句型的操练,从而强化学生的正确意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就期末整体复习的计划和安排与学科组老师进行了交流。
在短短两次培训中,胡小力老师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对初中学段英语教学的把控与着力点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改观。两次研究课的课型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经过与胡老师不断的沟通交流,多次修改、反复磨课,使我对听说课和复习课的课堂重难点把握更加精准,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胡老师对我充分的肯定使我更加充满信心,帮助我明确了教学教研方向。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将加强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并期待和胡老师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在“双减”大背景下课堂增效提质和课后作业设计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
2021年12月29日,曹海月老师本次授课与上次相比有明显进步,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内容的突出、时间的把控等,都呈现了提高的过程和效果。课堂由学生日常生活照片导入,设计三个环节,画知识框架、小组讨论解决重点问题、精讲精练,环节清晰连贯,讲练结合,师生配合度高。学生也在课堂上表现出很好的精神风貌,积极踊跃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专家靳忠良老师从细节打磨、课堂素材选择、小组合作、解题技巧的指导等方面精心做了点评和指导。他认为细节仍需打磨,如教师应在铃声响时精神饱满地走向讲台中央,声音洪亮地发出上课指令;课程导入环节,作为素材使用的照片应该精选,更贴近教学环节设计需要;小组合作解决重点问题环节,教师要给及评价与鼓励,并适当调节课堂气氛;每一小组代表总结的都很好,要给予肯定鼓励,而不是简单地提问后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最后,作为新教师,解题技巧的指导、探索后的知识总结等,可由学生展示讲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完善提升。
与靳老师学习与交流的一个多月时间让我获益匪浅:上好一节课不仅要从教师角度来看,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学科思维的建立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教学案例的选取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进入中学时代我的目标是什么,新的朋友有哪些,如何学会学习等等,这些都是中学生目前遇到的困惑。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总结、应用,由课内到课外,而不是仅仅完成课上有限时间内的讲解与说教。面对学生的思考,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反馈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而激发探索热情。今后,我将继续遵循靳老师的指导,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021年12月29日,周思辰老师的授课内容为第三单元复习课。本节课从“山川之美”“技法之妙”“作者之情”三个维度进行山水古文的复习,引导学生探索写景散文的共同规律,把握景物特征,把握作者情感。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掌握写景抒情类古文的复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增强了学生复习信心。
专家褚群生老师表示,这堂专题复习课从学案入手,给予学生复习山水古文的支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通过布置学案任务,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让学生“动”起来,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褚老师针对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复习计划做了进一步指导,并指出青年教师要学会对照教材与试卷梳理初中知识点,对于期末考试涉及到的能力点考查,要做到心中有数。
经过褚群生老师的两次引领,我对文言文自读课以及复习课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理解与思考。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实施教学时不应过度细化知识点,要将其与精讲课文区分开。复习阶段,要号准脉、看准问题,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复习路径与方向。期待在下学期的培训中,能够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上得到褚老师的进一步指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我会继续努力探索。
2021年12月29日,程亮老师执教电学专题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更多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课堂以复习欧姆定律内容作为引入点,推导出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R=U/I,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若想测量电阻,只需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即可,由此引出第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改变实验条件,根据实验原理,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图,熟练掌握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和等效替代等多种测电阻的方法。课堂最大亮点是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自行设计不同的实验电路图测电阻。通过对多种方法测电阻的复习,有效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依据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意识。
专家王颖老师认为这节课整体设计过程逐步加深难度,设计思路清晰,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下去,内容充实。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推导出不同条件下的未知电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设计实验中体验到物理的乐趣,体会到在设计中寻求真知的快感。面对学生设计的不同电路图,课堂中教师能够做到灵活应用,使整节课堂更加充实,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是一节成功的复习课。
短短的两期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培训过程中,王颖老师时时刻刻在用朴实真诚、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影响着我。每一次评课,王老师总是能够一针见血,直击要害,清晰明了地将我的问题一一指出,并毫无保留地提出宝贵建议,值得我去细细体会与“消化”。认真把握每一次培训机会,争取在培训结束时成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是我的不懈追求。
2021年12月30日,李沁玲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世界史第五单元的复习。复习课从“生产力发展——思想觉醒——经济发展——世界市场”四个主题进行复习,引导学生掌握欧洲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通过完成希沃游戏,夯实基础;通过创设情境、呈现单元结构等方法,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目的。
专家张英老师表示,这堂单元复习课架构清晰,高屋建瓴,系统帮助学生梳理单元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课堂设置生动情境,学生自主分析史料,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张老师也就教学过程中某一点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从而强化学生历史认知的问题与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得到宝贵机会,可以面对面向专家请教教学问题,收获颇丰。作为青年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精心教学,更要牢牢掌握“教学相长”原则,用心关注学生的“学”。课前,教师要细心捕捉学生的兴趣点,经常思考“学生愿意做什么”;课中,要及时思考“学生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这么说”,高效利用教学现场资料,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都是我今后要在专家的指引下努力的方向。
2022年1月6日,郝玉鑫老师“以中老铁路为例”带领学生完成专题复习。课堂以时事热点中老铁路创设真实情境,运用该情境串联知识点,培养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通过探究云南省和老挝两大区域,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特征等认知区域的一般方法,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
专家鄂文艳老师认为这节课教学目标达程度好,材料丰富,学生参与度高。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在情境中串联知识点进行区域认知等知识的复习,显现出教学方式的新颖,不单调。同时,以中老铁路这一新闻热点为例,有助于提升学生用地理视角解读时事热点的能力,从而树立家国情怀。鄂老师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富有热情地表达出所选题材的意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等提出宝贵意见。
通过鄂老师的培训指导,我有了不少收获: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等很多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初步掌握了试卷析题课等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今后上好这类课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科中考复习等方面都得到了难能可贵的专家指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需要加强核心问题设计能力的培养,力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022年1月7日,张春蕊老师带领学生将小麦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在麦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和探究性问题设置,将七年级上册的知识内容巧妙地串联起来,情景新颖,具有代入感。通过提问等师生、生生互动环节,突出学生教师为主导、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专家周然老师认为这节复习课内容丰富,思维深度大,综合性强。同时,周老师也对本节课提出更高要求,建议复习课设置两到三个复习板块,使各个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增强复习课的实效。
两次培训中,周老师的悉心指点让我意识到设计一节好的课要非常注重细节,课堂设计要注重内容与课时的协调,课堂导入情景设置要力求新颖,课堂评价方式要呈现多样,要充分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模型,培养学生爱思考的思维习惯等。不同的课型要对应不同的设计策略,才能在保证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点滴收获,让我的教师之路走起来更加充满力量与阳光。我想,我会充分利用平台,争取把专家的更多宝贵经验和意见实践在我的课堂之中,让自己尽情、愉悦成长起来。
本次九个学科专家根据青年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而进行的教学指导,使得培训效果更为显著,呈现出培训内容的多样性、专题性、实效性,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与提升。正如青年教师们撰写的心得体会一样,他们深深被每一个挚爱教学事业、爱护年轻教师的专家们吸引着、感染着,更是在专家的引领和关爱中努力前行,真正使自己成为落实“双减”政策要求、让每一个课堂提质增效的积极实践者。
编辑:王珽
摄影:孟秀娟 培训教师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