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访仙枕探关沟,研古迹爱家乡 ——昌平二中英才班研学记

2021-04-21 浏览量:2348

作者:张淑春 | 文章来源:科技组

2021年4月18日,昌平二中英才班的学生们在张淑春老师、李强老师的带领下走关沟品历史,把希望装满书包。

关沟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八达岭至南口,40里居庸关沟,自古为中原通向塞外孔道,南北各民族交流枢纽。不必说关沟是秦、汉、隋、唐幽蓟屏障,也不必说关沟是辽、金、元、明京畿锁钥,单说关沟作为太行山与燕山的分界线(沟东属燕山脉,沟西属太行山脉),生命从连绵上浮起,从一脉一络中渗出。

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仙枕石,感叹天地间的奇缘,领略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风采。

品古诗赏仙迹,聆听文旅局调研员杨广文老师(昌平历史文脉梳理工程执行主编)解读历史奇缘,为保护文物做探究学习。

活动中杨广文老师为昌平二中师生赠送书籍,鼓励学生们品历史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

 

 

走进大山追溯历史的印记。

 

 

 

 

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仙枕石领略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风采。

 

品古诗赏仙迹,聆听杨广文老师解读历史奇缘。

 

在银杏树前聆听杨老师讲述1200多年来的古树传奇。

 

古树前接受杨老师的赠书。

 

摩崖造像前,同学们和专家们探讨石像的渊源。

 

 

 

触摸古长城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华夏祖先的傲骨。

 

 

 

神龟石前同学们以身高做标尺估算巨石的尺度。

 

 

在六字真言中同学们尝试破解十人九不知的内涵。

山,以岩石为骨,以土壤为肉,以草木或积雪为帽,因其涵养水源,孕育江河,生养草木,包容生命,所以称之为博大。

昌平二中的同学们徒步在这条军都陉古道上,耳畔时而传来和谐号火车的汽笛声和八达岭高速公路上呼啸而过的汽车车轮声,这里再也没有了“嘀嗒”的马蹄声及悠远的驼铃声,“叮咚”的泉水做伴,算是凭吊着千百年来过往的一切喧嚣吧,时光在这里飞逝,古道在这里默默注视着南来北往的过客,其实历史本身就是一幅老照片,后人在追忆逝去的历史凝结成的画面的同时,腥风血雨,兴败盛衰,一切都在被埋没和淡去。愿喜欢这条古道的游人,不只是匆匆的过客,更是真实历史的记录者。

在这次研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感慨万分!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 ,今朝唯我英才郎。

在这次活动中特别感谢杨广文老师作为专家一路讲解,使我们师生在这次研学科考中受益匪浅!

 

编辑:王珽

照片:张淑春

审核:王洁睿

code

电话:010-69742458
政府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5号                        邮编:102200
回龙观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跃园2区31号     邮编:102208
实验二小校区:   
   东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腾苑二区30号     邮编:102208   

   西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东区26号     邮编:102208

西环路校区:北京市昌平区西环南路31号                   邮编:102200

育知校区:史各庄街道农学院东路2号院                          邮编:102206

code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