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12月20日,第二十届北京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人工智能线上比赛成功落下帷幕。本次比赛由北京市科协主办,主题为“医疗先锋”,联系现实抗疫活动,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对病毒进行精确打击。本次比赛历经线上培训、学生报名、资格审查、线上活动四个阶段。参赛选手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在本次比赛中,昌平二中学生操晟祺、穆子非获得初中组三等奖,王易获得高中组三等奖,苗碧洲获得高中组二等奖,辅导教师为李胜男老师、王珽老师。
本次比赛采用线上竞赛的方式进行。同学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辛勤努力,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陆续完成了搭建虚拟机器人、机器学习、编程仿真各项工作。
与较常见的机器人线下比赛相比,线上仿真竞赛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软、硬件环境要求较高。本次仿真竞赛要求计算机操作系统为64位字长,能够流畅运行3D one仿真系统,网上提交成绩。
2、除常见灰度传感器外,采用更多的传感器如虚拟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充分体现机器学习、智能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另外,在虚拟环境中,规定两小时之内完成仿真机器人搭建、编程以及程序上传的全过程,考察学生对3D软件建模、程序设计等信息技术综合能力,考察学生的临场规划能力,较以往线下实体机器人比赛,比赛难度加大。
3、仿真环境下,智能编程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需要不断调节机器学习的识别精度,需要充分考虑项目任务的完成策略,并逐步将其细化。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线上仿真机器人比赛,且比赛所用软件鲸鱼3D one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同学们反复磨合适应,设计方案几易其稿,调试运行程序多次。在比赛中,同学们独立处理仿真机器人运行时突然肢解、程序未保存而场地崩溃等突发事件,展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编程技能。
取得成绩的同时,同学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排除硬件设施等客观因素,同学们在3D建模及编程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系统的学习。"少年心事当拿云”,同学们凭借对机器人比赛的热爱,以浓厚的兴趣作为不竭动力,以刻苦的努力汲取信息技术知识,以青春的翅膀翱翔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阔天地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展示昌平二中学子的精神风貌。
附:参赛同学赛后反思
12月20日,我参加了第二十届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线上活动,机器人人工智能线上比赛主题为《医疗先锋》,我代表昌平二中的高中组参赛。比赛时长120分钟,包括机器人编程,机器人搭建,模拟仿真,上传成绩与场地系列环节。可以说是任务多时间少,但是我们高中组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在比赛中拼尽全力,拿出了最好的状态,并完成了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我有了许多感想与收获:
首先,我们是第一次参加机器人比赛的线上模拟比赛,与我以往参加的比赛不同,这次比赛的模式变得更加复杂,多了使用鼠标键盘对机器人进行搭建的步骤,这使原本不宽裕的比赛时间,变得更加紧张。对此,我们不断练习缩短搭建的时间。
其次,比赛对编程的速度要求非常高,于是在训练中,我们多次模拟现场比赛流程,不断强化我们的编程速度,对编程软件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赛道的理解也不断加深,使得我们的调试速度也不断加抉。
第三,不断完善相关任务道具的完成策略。在持续的训练中,我们动脑筋、想办法,找到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全新的解决方法,使我们完成任务的时间大大缩短,根据道具的摆放位置,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得无论道具在哪个位置,我们都可以使用最简单的方法顺利快速地完成任务。
通过这次线上比赛,我体会到了自己有很多的不足:线上比赛的参赛经验不足,3DoneAI这个软件没有达到“熟能生巧”的使用状态等诸多问题。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自己的临场经验也有不足,如:没有及时的保存比赛文件,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这使我明白了对文件进行及时保存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比赛中,我会不断地学习,参加更多类似的仿真比赛,增长自己的见识,接触更多的编程软件以及探索更多的解决方案,在比赛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增加自己对机器人的认识,学习更多对机器人精准定位的知识和方法,多多观看其他参赛队伍的机器人搭建,充分了解线上比赛的流程,以及更多的解决方法。
这次比赛结果不是十分理想,但却是我们努力的结果,无论结果是怎么样的,至少证明我努力过,我为此付出了时间换来的结果,无论是成功还是遗憾,都是我弥足珍贵的学习经历。
比赛当天,我在比赛刚开始的时候,就遇到了网络问题,导致比赛时间比其他选手迟缓了20分钟。问题解决后,我迅速投入到比赛任务中。以前我也遇到过类似问题,但在正式比赛时,没有别人的帮助,只能自己解决问题。
最开始信息识别环节,我拿到30分。在血管巡检环节,我只到达了第一个弯道。在将两个病毒推到血管一侧后,机器人就开始偏离轨道。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还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浪费掉了很多时间。最后10分钟,我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只得了150分,获得了三等奖。
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更积极参加比赛,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此次反思分为赛前准备反思和赛时反思,如下:
本次比赛前,在训练方面,跟上一次比赛相比较起来有进步,在校内校外都更认真,这一点值得鼓励。虽有进步,但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我认为导致本次比赛成绩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在训练而是在赛前准备上,存在盲目自信的严重错误,没有在比赛前准备针对突发情况的对策方案, 导致本次比赛没有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水平。
在比赛时,出现了软件崩溃的情况,虽说是软件的问题,但是在编程后没有及时的保存,从而导致第一次崩溃后之前编程的程序全部清空,需要重新编写程序。第二次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及时的进行了保存。很不幸,又出现了软件崩渍的情况,但好在保存了程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也可能是乐极生悲,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保存的文件程序还是消失了,并且还编写不了程序,于是就重新下载地图重新编写,此时距离比赛结朿还有40分钟不到。在第三次编写程序完成后,图像识别效果很差,识别不出,这时只好运行保底程序。
本次比赛也体现出比赛场上不确定因素非常多,造成比赛失利有我准备不充分的原因,也有比赛场上的突发情况。针对此次比赛总结了以下经验:
1. 赛前要充分准备遇到突发情况的对策,以免发生意外导致慌张。
2. 写完程序要及时保存,避免软件崩溃发生后程序消失。
3. 继续保持赛前的训练状态,加强训练力度。针对细节多加思考,细节的重视程度与比赛的成败息息相关。
针对比赛前犯的盲目自信的错误,我需要认真反思,避免下次再发生,调整好心态,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同类比赛中。
这次比赛是我进机器人社团以来参加的第一场比赛,通过这场比赛,我积累了一定的参赛的经验,懂得了我的努力和最终的名次是成正比的。我需要向我的学长学习,在以后的比赛中,我要端正我的态度,遵守社团的规矩,按时完成规定的任务。
编辑:王珽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