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当机器人比赛遇上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届机器人比赛注定不平凡。为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搭建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学习交流展示平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由北京市教委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北京市师生电脑作品大赛于近期落下帷幕,此次比赛是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一项全新模式的比赛。10月30日上午,比赛以线下任务场景实录+线上答辩的形式举行,赛前10分钟发布比赛任务,为保证比赛公平性,通过远景、近景实时拍摄机器人完成任务过程。
在区赛选拔的基础上,昌平二中共派出4支代表队参加比赛。比赛中,各代表队选手团结协作,沉着应战,努力钻研,认真编写调试程序,在各项比赛中显现出过硬的技能与灵活的策略,在竞技中体验科技教育的魅力。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获得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的骄人成绩。
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优异的成绩是对师生团队日常刻苦训练的最佳回馈。经过此次比赛,参赛学子均表示将以此比赛为新的起点,大胆创新,不懈探索,再接再厉!团结如你们,勤奋如你们,热爱亦如你们,云帆高挂,沧海同济,愿即将参加国赛的二中学子们,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回龙观校区高二年级的张一晨和高一年级刘弈暄同学在人工智能项目中以北京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斩获本项目比赛冠军,他们将代表北京市参加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人工智能交流活动,展示二中学子风貌。
指导老师:杨静老师
比赛现场
日常训练
回龙观校区初三年级的张乐天和初二年级王明昊同学在人工智能项目中获得北京市二等奖。
指导老师:佟婧楠老师
政府街校区高二年级的王易和高一年级的苗碧洲同学在超级轨迹赛项目中获得北京市二等奖。
指导老师:李胜男老师
政府街校区初二年级的纪思源和董悦洋同学在超级轨迹赛项目中获得北京市三等奖。
指导老师:王珽老师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科技示范校,注重科技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目标,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学期伊始,为使机器人社团不断提升,针对高二年级机器人社团队员特色,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人工智能与科技智造》系列课程,学生们较为系统学习了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深度学习和数据训练等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开发了《智能点菜系统》等创新作品,为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与科技智造》课程框架
学生们认真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
编辑:王珽
摄影:杨静、佟婧楠、李胜男
审核:王洁睿